物流與運輸科技的進步,造就了二十世紀之後藝術家、作品和畫商得以更便利的方式在不同地方密集往來。與二十世紀以前相比,藝術市場有着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到二十一世紀,藝術市場絕對不只是快。儘管歷經石油危機、網絡泡沫化、九一一事件、SARS、金融海嘯甚至中美貿易戰,藝術市場依舊不斷擴張。在歐美,它甚至逐漸成為藝術世界本身。

最近甫出版、以美國藝術產業為視角的著作《Boom: Mad Money, Mega Dealers, and the Rise of Contemporary Art》,作者邁克爾·斯耶爾森(Michael Shnayerson)以獨特的身分,透過研究並對多位畫商、策展人、藝術家、評論家和藝術記者進行多次採訪,詳細介紹這樣的轉變。

當藝術世界成為藝術市場(上):從卡斯特里到當代超級畫廊高古軒畫廊老闆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 1945-)。圖/取自phaidon

「90年代末的某個時候,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美國《浮華世界》的特約編輯、同時也是這本書的作者說,「藝術世界,從各方面的發展來看,已經變成藝術市場。」

在20世紀中葉,藝術尚未如現在這般「貨幣化」之前,必須提到一位影響當今藝術銷售與經紀制度甚鉅的義裔美籍畫商─李歐•卡斯特里(Leo Castelli, 1907-1999)。他憑藉眼光與執行力觀察藝術明日之星,並且以慷慨的資源資助當時尚未走紅的藝術家如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和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一直陪伴着藝術家,直到他們被收藏家與美術館、博物館認可,樹立藝術產業史中、畫商與藝術家合作之間的典範。甚至後來也讓勞森伯格成為史上首位於拍賣市場上價格超過千萬美元的在世藝術家。「他對金錢的興趣不如他在藝術領域。他非常喜歡與藝術家、與藝術交往。」李奇登斯坦也曾這麼介紹卡斯特里。

當藝術世界成為藝術市場(上):從卡斯特里到當代超級畫廊卡斯特里1958年於卡斯克里畫廊賈斯培·瓊斯個展展場。圖/取自卡斯特里畫廊。

卡斯特里已高齡91歲逝世於上世紀末,斯耶爾森認為也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與新時代的崛起。在那之後的四間「超級」畫廊─高古軒畫廊、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豪瑟沃斯畫廊(Hauser&Wirth)以及佩斯畫廊等藝術經銷商來主導藝術市場。隨着2018年美國藝術品銷售額接近300億美元,超級畫廊佔現在的銷售額超過50%,而前20名藝術家的作品則佔據了64%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藏家的結構也與上世紀有個相當大地不同。上述四間畫廊的買家如對沖基金億萬富翁,政商寡頭和中東政商等,他們狂熱地收集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理乍得·普林斯(Richard Prince),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傑賀.李西特(Gerhard Richter)和傑夫·昆斯(Jeff Koons)(他的1986年不銹鋼「兔子」在今年春季以9100萬美元的拍賣創下紀錄)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而超級畫商們也對上述藝術家的作品流通進行極其嚴密的控管。除了要有足夠的錢之外,藏家還要有足夠的社交資本與地位,才能擁有這些拍賣市場中的頂尖作品。

當藝術世界成為藝術市場(上):從卡斯特里到當代超級畫廊巴斯奇亞的作品《無題(頭骨)》,175.9 X 207cm,1981。圖/取自Wikipedia。

這些藝術家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都遠超過以前藝術家所能想像的高度。不可否認的是,當代藝術已成為一種另類的資產類別。四間超級畫廊並不只販售藝術品,更販售著以各自為核心的一種階級裙帶關係,在能買得到一件巴斯奇亞的作品之前,你可能要先依照畫廊的要求、購買它們正在培養的其他藝術家的作品。盡可能地出席畫廊舉辦的活動,甚至,要能在畫廊的年度餐會上能與畫廊主握到手。因此,「購藏」本身也逐漸成為一種多樣化的投資組合,藝術品也因此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邏輯也越來越弔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