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團 10 週年的樂團「康士坦的變化球(以下簡稱:康士坦)」,以阿里山靜謐絕美的廢棄山林鐵道為靈感,推出第 3 張創作專輯《眠月線》,不僅在音樂上做出有別於以往的嘗試及突破,更特邀曾相繼操刀金曲獎、金音獎主視覺的「見本生物」設計師盧翊軒,為這次的新專輯進行視覺設計,將聽覺體驗視覺化,使聽眾也可以是觀者,以不同層面感受康士坦的音樂創作。
以 Live House 為轉折,工業設計出身的平面設計師盧翊軒
工業設計出身的盧翊軒,有著曾在 Live House 打工的經歷,因而結識了不少音樂圈的朋友,在周遭朋友的設計需求之下,盧翊軒由原先的工業設計轉彎,以專輯裝幀為起點,截然不同的設計路途從此應聲展開。
而後,盧翊軒創立了設計工作室「見本生物」,除了操刀金曲、金音主視覺之外,也曾和春池玻璃攜手,以玻璃為媒材,設計第 11 屆總統文化獎獎座,並先後與 9m88、滅火器、鄭宜農等知名音樂人合作,《瀑布》、《消失的情人節》、《返校》等電影原聲帶的視覺設計亦是出自他手,更以《天黑請閉眼》劇集原聲帶,脫穎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
以經典文學為靈感,將音樂創作轉譯為裝幀語言
而這次康士坦的新專輯《眠月線》,其實並不是雙方首次合作,早在 2020 年末,康士坦所發行的上一張專輯《更迭》,即是由盧翊軒親手設計裝幀。當時,盧翊軒身在康士坦的演出現場,台下聽眾隨著音樂揮舞著手臂,在盧翊軒的眼中,人們彷彿像是想在空氣中抓住些什麼,在腦中浮現聯想的當下,他便決定,那張專輯裝幀的主題就是「浮木」。
如今時隔 3 年,康士坦再次發行新專輯,盧翊軒在聆聽《眠月線》的過程中,想起了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經典文學著作《看不見的城市》,書中以架空歷史的手法,改寫義大利旅者馬可波羅與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之間,關於旅途、城市、國家、世界的漫漫對談,內容交織虛實,蘊藏幽微哲思與魔幻想像。
於是,文學成為盧翊軒靈感的觸發點,連接聽覺創作與專輯設計,他透過「新文明造字」的手法,進一步將音樂轉譯為視覺語言,呈現心中對於《眠月線》的無邊想像。
以靜謐鐵道「眠月線」意象,叩問樂團的階段性命題
至於整張專輯為何命名為《眠月線》,其實與樂團階段性的生命叩問有關——這條山中廢棄鐵道,乘載著山林靜謐、萬物生息、林中未知等意象,而眠月線作為昔日的移動軌徑,令康士坦回頭自問,「我們想要抵達哪裡?」
所謂「哪裡」,對康士坦而言,可以是一處地點、一段時間、一個故事、一種狀態,又或者是某個人的心靈,那麼,屬於康士坦的「眠月線」,究竟從何而來,又將通往何處?樂團即是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透過音樂創作回答命題。
回歸音樂本身,《眠月線》中的第 1 首專輯同名歌曲,便以康士坦所熟悉的後搖作為破題,延續前 2 張專輯的敘事,於此宣告正式完成康士坦的後搖三部曲。
此外,康士坦特邀鼓手出身的音樂人雷擎,為歌曲賦予打擊器樂的靈魂,在專輯中的其他作品,也分別與金頌銅管樂團、弦樂等展開跨界合作,為編曲注入更加多元的豐富性。而隨著創作中的歌唱比重增加,康士坦請來專業歌唱老師指導,在強勁搖滾的編曲之下,同時雕琢人聲的聲音表現。
最後,康士坦也將以「眠月線」為名,在今年 9 月首次登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成團以來最大規模的演唱會,屆時將揉合搖滾風格與劇場手法,呈現樂團的最新創作與十年一瞬。
「在想像中尋求突破,在未知中尋求極限。」——康士坦的變化球
康士坦的變化球《眠月線》
8 月 22 日|數位全面上架
9 月 2 日|實體演唱會正式發行
康士坦的變化球|https://www.instagram.com/kst_officials/?hl=zh-tw
見本生物|https://www.instagram.com/sampleanimal/?hl=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