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3/冬季號 Into Design & Out of Design・破框世代。

分眾時代有分眾的框,彼此交疊、纏繞、區分不清。所謂創作者,時常也位處邊界,在單一身份的線外透過作品不證自明——我們是誰、時代在哪裡,所有問題都在模糊而充滿可能性的框內與框外,形成一股突破的力量,講俗一點是「酷不酷」,昇華一點則是「我是誰」。

2023 年 Shopping Design 冬季號邀請三位不同領域創作者與我們分享:所謂破框在生活、工作與創作等不同維度裡,它如何不僅止於形式上的破,而同時在精神上凝聚為一種態度,作為一切創作的起源。

何庭安:這時代的「破框」其實是個模糊的命題!

何庭安
苗栗製造,目前運作於台北。因於大學就讀期間自薦重新設計校方識別,自此開始深入藝術指導工作,並致力於提供具品牌思維的設計服務。目前主力從事形象塑造,並着手大量數位體驗與商業設計之藝術指導,其餘時間在和貓吵架。

2024《WE ARE我們的除夕夜》主視覺

2024 WE ARE主視覺設計師 何庭安

圖片來源/文化總會

01 近期看過、體驗過最「破框」的設計或作品?

選這個作品不知道會不會有點奇怪,我覺得是《THE FIRST SLAM DUNK》動畫電影。這個作品破框的意義並不只在作品本身,而是在跨載體敘事、沉浸式體驗等詞熱門的創作世道下,井上雄彥以一個原漫畫作者跳到動畫導演的領域,做了最無縫且嚴格的跨平台作品管理。作品成果如何見仁見智,不過這個破框的態度我個人十分讚賞。

02 近期你做過最「破框」的嘗試?

雖然不是什麼多厚重的框,但近期有逼自己好好的面對公眾跟學生了。以前總覺得平面設計師就好好的做設計、不必過於拋頭露臉,後來發現我欣賞的偉大創作者都很清楚如何善用影響力改變世界。深居簡出雖然滿足了我個人專心致志做設計的舒適,但我自知這只是懶得跟世界對話的開脫。因此最近請了幾位社群行銷的老師幫自己上課,趁著現在表達欲還算旺盛,也終於回到大學設計學院開課,逼自己練習口條和文筆了。目前離後悔還有一段距離。

03 你認為在「破框世代」設計師或創作者最需要具備的特質為何?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這時代的「破框」其實是個模糊的命題。它是一個沒有明確喻體的比喻,框可以代指職業、技能、受眾、語言或國家邊界,但無論哪一個賓語彷彿都成立,也都在不斷地消融,在這競合的洪流中,成為定錨者無疑的重要。 對創作者而言,破框式的發展雖然是他們終須習得的博雅之學,但首先如何安身立命,卻是現代青壯年所急需的根基,也就是要先「找到適合自己的框」。我一點都不擔心設計師無法破框,倒是觀察到很多人忘記了,成功的破框都是溢滿之後再突破、而非因為不舒服所以跳出去的。

石岱芸:破框就是,擁有敢於試試看的勇氣

石岱芸
the MEDIAN 主理人 Stella ,另一個靈性名字叫 Svara,先是平面設計師,後來練習瑜伽練出興趣成為了瑜伽老師,致力於以設計思維轉化身心靈內容,將不同的感官體驗帶入課程與活動中,並參與眾多跨域合作。

best100講座派對_the MEDIAN


the MEDIAN

01 近期看過、體驗過最「破框」的設計或作品?

醒醒音樂節。它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佛教電子音樂節,更是一場將佛法智慧與電子音樂、3D 影像視覺等體驗相互結合的現場演出。其中,我很喜歡作為活動開場的達摩樂隊,他們透過死亡重金屬演唱佛教咒語,不得不說,能在現場經歷、感受他們的表演實在太震撼了!

02 近期你做過最「破框」的嘗試?

我在今年的醒醒音樂節帶領了一場關於瑜伽與梵唱的體驗,除了帶領學員透過調頻、呼吸練習與適當身體延展重建與自己的關係之外,也引導現場所有人一起梵唱六字大明咒的美妙音律,共同沐浴在聲頻的振動裡,透過這場複合式的體驗,讓在場參與者皆能置身其中調和、昇華自己的身心狀態。

03 你認為在「破框世代」設計師或創作者最需要具備的特質為何?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敢於試試看的勇氣。即使要做的事情有可能會引人非議,但那些能玩出新事物的人,誰不是在路途上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並繼續帶着信念往前,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加乘結果。

周建安:破框是為了——別在未來留下後悔及遺憾

周建安
繪畫及 2D 動畫創作者,嘗試透過創作探討「人物」與「科技」兩者的互動關係。在 2016 年成立 CA CHOU,期間曾與 ROG、Nike、Adidas、Apple Music 等知名品牌合作,並於 2019 年發展服飾品牌、 2021 年與 G-shock 推出聯名手錶,同年亦成為 NFT 藝術家,現與知名藝術團隊 6529、elysium 等合作。

周建安


圖片來源 / 周建安

01 近期看過、體驗過最「破框」的設計或作品?

對我而言,近期體驗過最破框的可能並非單一作品,而是一場派對體驗。記得是「洞穴海肯音樂派對」吧,當時集結了好幾位台灣出色的電子音樂創作者,配合強大的佈景配置以及視覺影像,讓我本所認知的音樂不再僅是「音樂」。有可能因為我本身作為影像創作者,對於視覺相對比較敏感,配合著當時的音樂衝擊,帶給我新的體悟和衝擊,在這場活動結束後,重新提醒了我,創作方向不該僅侷限在某個單一素材。

02 近期你做過最「破框」的嘗試?

對我而言,創立服裝品牌是我近期最破框的嘗試。服裝領域跟繪畫領域雖看似有些關聯,實際卻有很大的差別。簡單舉個例子,服裝品牌跟周邊商品的差別在哪裡?這問題就足夠我思考許久。

我會想創作及經營服裝品牌,是源自於多年來自己對於穿搭及街頭品牌的喜好,一直期待有天能有自己的服飾品牌,某種程度上算是圓夢吧,我一直認為「服飾」除了衣着及保暖功能外,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創作媒材。對我而言,無論是畫布還是衣物,都能直接衝擊人類視覺,兩者之間有着許多相似的特性。

03 你認為在「破框世代」設計師或創作者最需要具備的特質為何?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我認為「勇氣」跟「不怕輸」的特質是最需要具備的。以我自己為例,雖稱不上明星創作者,但因為有這兩項特質,至今混得還算不錯。

一直以來,我都是衝動的個性,當我想做任何事時,不會思考過久便直接跳下去執行,這麼做並非我不怕失敗,而是知道自己還有失敗的空間,也不希望在未來留下後悔及遺憾。我想,與其多年後懊悔當初沒勇於嘗試,不如今天就付諸實行。或許「破框」這件事情有着極高的成本及風險,我仍會鼓勵大家去勇於嘗試與突破。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雜誌 2023/冬季號 Into Design & Out of Design・破框世代,更多內容請點此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