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棒 MLB 选手大谷翔平再创纪录——大谷翔平不仅在美国时间 9 月 19 日,达成史无前例的「50:50」(50 轰 50 盗,即单季击出 50 支全垒打,并完成 50 次盗垒),在近日的数场比赛中也持续突破,即将迈向 55 轰 55 盗。

与此同时,大谷翔平身为运动品牌 New Balance 的代言人,无疑以自身的出色表现,回应了品牌的年度企划《We Got Now(我们拥有此刻)》,致那些拥抱当下的卓越运动员,New Balance 甚至以大谷翔平的跑垒姿势,为他设计了专属 Logo,并推出动画概念短片,笔触颇有《灌篮高手》作者井上雄彦之风格。

身为一名运动员,接获品牌代言是一回事,不过,拥有专属的 Logo 又是另一级别了——究竟大谷翔平近期创下的「50:50」纪录有多困难,以致于如此传奇?以大谷翔平跑姿所设计的 Logo,背后又有哪些亮点与特别之处?

new balance 大谷翔平logo


2024 © New Balance, Inc.

MLB 史上第一人!大谷翔平达成的「50:50」有多难?

大谷翔平继 9 月 19 日完成「50:50」后,才不到一周,竟已进一步将个人纪录推升至 53 轰 55 盗,55 轰 55 盗指日可待,有鉴于大谷纪录推进之神速,或许不少人会问:所谓的「50:50」真的有这么难吗?

事实上,这是 MLB 史上首次有球员达成这项惊人纪录。而 50 轰 50 盗的困难之处便在于,全垒打需要「力量」,盗垒则讲究「速度」,一名打者要能兼顾力量与速度,并发挥观察力、判断时机,绝非易事。与此同时,别忘了大谷翔平甚至还是名优秀的投手。投球、打击、盗垒皆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全能型选手。

new balance 大谷翔平 logo


图片来源/Shohei Ohtani | 大谷翔平

以「灌篮高手」风的漫画笔触,将大谷翔平跑姿设计为 Logo

作为一名备受瞩目的明星选手,大谷翔平的投球、打击「双刀流」,是他最广为人知的特色之一。因此,在 New Balance 请来大谷翔平代言,并宣布将为其设计个人 Logo 时,不少人猜想,会以大谷翔平的投球或打击姿势进行设计,不过,New Balance 并没有这么做。

一反众人的猜想,New Balance 以大谷翔平的「跑垒姿势」,作为 Logo 的原型,并以手绘线条加以勾勒,描绘大谷翔平极具辨识度的跑姿。

“In that run, every soul delights.”
——Shohei Ohtani | Signature Logo | New Balance

而此 Logo 的 30 秒概念影片同样简洁有力,整体以线条感强烈的动画画面呈现,以多种视角呈现大谷翔平的跑垒过程、球鞋特写等,搭配比赛中观众欢呼、打者击球、跑垒的实况收音,最终,聚焦在单一跑姿,以手感线条反复琢磨,成为最终定案的 Logo。

此短片不只以插画结合动画的手法,还原大谷翔平在球场上令人为之振奋的精彩表现,也暗示了设计团队打造 Logo 的过程,更有不少观众表示,此画风令人联想到《灌篮高手》作者井上雄彦的笔触。

有人形容,大谷翔平就好似是漫画里的角色,甚至是超越漫画情节的惊人存在,而 New Balance 概念短片中,如「热血运动番」般的画面呈现,对于品牌、企划、代言选手而言,都可说是再适合不过。

作为一个野路子的创意人,没有大型广告集团的训练背景、没有其他有经验的人引导、也没有完整的体系资源,该怎么突破自己的瓶颈、给自己更多持续成长的能量?这一直是我的心魔吧,只要稍微感觉自己或团队今年没有大幅度的成长,就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中。

与许多不同的前辈、创意团队经营者、也与同事们讨论过后,发现我其实还可以从更多地方寻找答案——既然出发就是野路子,就用野路子的方式解决吧!来跟大家聊聊这几年,为了逼出自己和团队更多成长空间,我做了哪些尝试。

创意人如何持续成长——「走出去,寻找新的刺激吧!」

这几年,我一直用尽全力让自己、也让只要有人社群顾问这个团队「走出去」,寻找新的刺激。那么要走去哪里?当然是出去和更多不同背景、不同思维的创意团队碰撞,感受其他广告公司怎么思考创意?策展团队、影像团队、创新数位公司……又有怎样的独门绝技?而「Indie Creative」就是在这个出发点下,聚集一群有着同样想法的创意团队而成的小组织。

已经办到第三届的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是集结了只要有人社群顾问、不来梅创意、法乐数位创意、猫取广告、玖楼 9floor 等 5 个创意团队的创意集训,让各团队的年轻创意人在玖楼的空间里进行跨公司组队、脑洞大开的创意工作坊,邀请好初早餐的老板火鸟 Matt、万华世界下午酒场的老板李政道来分享他们的创意经验,晚餐吃完詹记麻辣火锅后,直接宣布隔天早上要为詹记规划一档品牌联名企划,两天一夜火力全开,让大家近距离观察其他团队成员的讨论方式,也让大家被不同公司的创意浪潮冲击。

第三届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集结只要有人社群顾问、不来梅创意、法乐数位创意、猫取广告、玖楼 9floor 等 5 个创意团队的创意集训。

第三届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集结只要有人社群顾问、不来梅创意、法乐数位创意、猫取广告、玖楼 9floor 等 5 个创意团队的创意集训。

图片来源/只要有人社群顾问

第三届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集结只要有人社群顾问、不来梅创意、法乐数位创意、猫取广告、玖楼 9floor 等 5 个创意团队的创意集训。


图片来源/只要有人社群顾问

除了给年轻创意人的青春合宿,也不会放过让各团队的提案主互相交流的——没看过其他公司怎么提案?我们每年举办的「提案交流会」直接开提案档案讲给彼此听!(当然有把客户、预算等等资讯保护好)从策略如何铺陈、简报结构、提案技巧……全部摊开来讲,这些团队我们甚至在比稿中交过手,但仍然愿意透过分享让彼此都能更进化。

我们从影像团队身上学习如何透过视觉来说好故事、从策展团队身上学习「空间」如何成为一个好创意的载体、从 4A 广告集团学习策略与洞察挖掘、跟独立公司学习充满弹性的创意讨论流程……无比感谢每一个每次我拜访请教都愿意倾囊相授的创意人,我也都用同样的力道分享我累积的各种经验。

小团队没有包袱、彼此合作可能远大于竞争,所以反而有机会用这样的方式连结在一起。接下来,我们预计还会在 10 月举办「创意闪电约会」工作坊,让各创意团队的中间份子、与创意总监级别的创意人用像是 Speed Dating 的形式快速组队、交换队员,一起在一个下午尝试激荡出更多创意火花。

第三届 Indie Creative 青春合宿。集结只要有人社群顾问、不来梅创意、法乐数位创意、猫取广告、玖楼 9floor 等 5 个创意团队的创意集训。


图片来源/只要有人社群顾问

「创意」还存在于更多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走出去」不只是跟其他团队交流,我更是直接开始尝试不同领域的创作。可能有些人知道了,我个人最近跟公司伙伴组了个漫才组合「支薪好友」,也已经实际在喜剧俱乐部有了几次现场表演经验。走上喜剧演员之路,是我完完全全没有想过、也从来不在人生计划内的事,但这却意外成为了我今年学习最多、得到最多崭新灵感的奇妙经验。

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与公司伙伴组成的漫才组合「支薪好友」,实际于喜剧俱乐部的演出。

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与公司伙伴组成的漫才组合「支薪好友」,实际于喜剧俱乐部的演出。

图片来源/陈思杰

等等,漫才跟广告创意有什么关系吗?乍听之下好像没什么关联,但如何透过创造预期落差来引导观众、让观众笑、让观众落泪、让观众接收到我们想传递的讯息,这不就是我们在广告里一直尝试的事情吗?如何透过情绪的铺陈与叠加、声线变换、视觉辅助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不正是我们在提案时一直锻炼的口语表达能力吗?

最近也在练习日式喜剧里很常被应用的形式「大喜利」,也就是对应特定情境、词汇、图片,用简单一句话来搞笑的形式,这其实对于创作品牌社群内容、甚至对于大型 campaign 的创意发想都很有帮助,其实「迷因」也是相似的概念,会让你深度去探索「有趣」的根源是什么?是什么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什么关系创造了「有趣」的效果,这个训练真的对我有不小的帮助。

原本尝试漫才并没有特别去思考与我本业的连结关系,纯粹是想跟伙伴挑战一些在我们「既有能力范围外」的新兴趣,想不到越做下去越能体会其中的快乐、惊奇、以及「输入」大量的新技能与能量到身上。无论是广告行销、表演艺术、喜剧……,「创意」的根源很多时候都是殊途同归的,这道理我们其实都可以理解,但唯有你真的走一遭,才能真实体会到这是什么意思。

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与公司伙伴组成的漫才组合「支薪好友」,实际于喜剧俱乐部的演出。


图片来源/陈思杰

答案——总是在你想像不到的地方出现

我越来越不会以「广告人」称呼自己,能够定义我的不会是「广告公司的老板」,而我们要做的也无法用大家既有认知下的「广告」来定义,我想要累积的、生长出来的技能也不会只是从「广告公司」那边获得。如果你也跟我一样,觉得脑中处在卡关已久的状态,那么,就做一个没有给自己边界限制、可以无数次打破自己固有思考模式的创意人吧。

9/26 DesignBIZ 趋势论坛—我们需要的品牌|听只要有人社群顾问 杰哥,分享品牌里的 AI 应用方法与思维 ➬ https://bit.ly/3z4DX5S